当科技让重构制造逻辑成为可能,装备成为产业活力之源。在锂电池制造的前端,变化悄然发生。一些公司正在寻找一种简化电极制备的方法,并开始尝试用干法制备极片。
在将干电极技术应用于正负极材料的过程中,不仅可以节省溶剂,还可以增强电极片的性能优势,而且由于工艺简化,设备投资较少。2019年,特斯拉以超55%的溢价,以2.35亿美元的市值收购了Maxwell。公司的核心技术是干电极技术。次年,特斯拉推出了4680圆柱电池,称将把干电极技术应用到新型圆柱电池系统中。
相比之下,干法与湿法在产业化上还有差距。今年早些时候,特斯拉生产了第 100 万块4680 电池。4680圆柱电池产业化正在席卷而来,攻克干电极技术难关迫在眉睫。
在锂电池制造的前期,湿法电极制备工艺非常成熟,混料、涂布、干燥、NMP回收、压延,电极片由干到湿再到干。湿法工艺相对简单。在“湿润”状态的支持下,浆料流动性好,气泡少。
简单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极片制备效率,为动力电池迈向太瓦时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与湿法相比,干法的创新有四大优势:
干法制备极片的核心在于去湿。干法不使用粘合剂和溶剂,简化了湿法中的制浆、涂层干燥和溶剂回收过程。
动力电池材料体系逐步向高镍掺硅方向发展。干电极技术不仅可以减弱湿度对高镍正极性能的影响,而且对硅基负极具有更强的抗膨胀能力。
对比两种方法,现阶段极片湿法制备工艺已经成熟。干式批量生产有可能成为极简主义。干电极制备的愿景是美好的:更小的厂房和设备面积、更少的能源消耗、更低的电池成本,但在商业应用中实现去湿并不容易。
将粉末通过压延技术压延成厚膜,再经反复热压后卷绕或与集电体复合,确保薄膜减薄至规定厚度并提高压实密度,无需连续带材。
干电极技术的未来可期。随着干电极技术的发展,电极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到500Wh/kg,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提高25%,同时成本将持续下降10%,突破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瓶颈。
干电极的主要优点是:一是成本优势。电极制造过程中的涂层、干燥和溶剂占电极制造成本的48%以上。考虑到总材料成本和电池制造工艺,整个电极制造涂层、干燥和溶剂回收步骤占总成本的19.56%。
同时改善电极性能,降低电极孔隙率,有效增加电极厚度,提高电池能量密度,增加电极强度,通过降低电极强度,提高电极倍率性能。非活性成分。
干法电极面临的主要挑战有:一是粘合剂在不同工艺中对干法电极的作用机理尚未充分研究,粘合剂筛选研究加快。对不同的工艺要充分研究,特别是要充分论证不同粘结剂与不同材料的匹配。
其次,干电极在长期循环过程中的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研究。应该充分了解循环过程中干法制备的电极的演变。第三,需要讨论干电极的规模化生产效率。目前,干法电极混合和大批量薄膜生产的均匀性仍需不断提高。
联系人:于经理
手 机:198-5307-5821
邮 箱:batteryltd@sina.com